1. 软链接与硬盘启动

由于OEC(T)只有8G emmc,在安装完系统后,留给自己挥霍的空间比较小,所以出现了很多的方法进行规避,常见的有建立软链接、更换emmc、sata(或U盘、硬盘)启动,目前比较通行的是通过建立软链接,把docker文件安装在其他盘位,和sata盘启动 两种方式。有小伙伴存在疑问,到底这两种方式哪种比较好,比较稳定。

首先说结论:这两种方式都非常稳定,不要有任何怀疑

软链接:以这种方式执行系统扩容的,网上发声反应的很少,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,虽说几行代码搞定,但对很多没有接触过linux的朋友还有有些难度的,不过好在网上有不少教程,大家可以参考。

sata启动:以这种方式进行系统启动,其实真的很稳定。至于网上很多评论说sata启动不稳定,主要原因出在系统写入sata盘的过程,务必保证写入sata盘和原系统是同一个系统包,执行这一步如果还不行,就用这个包重刷一下oect系统,基本可以消除90%以上的故障率(不说100%是因为话不敢说满)。

2.更换emmc后的二刷教程及扩容(hinas刷机后不需要执行扩容步骤)

我的OECT是更换64G emmc版的,逛网的时候发现很少有这部分的刷机和扩容教程,不知道是因为玩的人太少,还是少数人的把控,所以就写出来做个自用备份。

短接的一刷这里就不说了,网上教程都很详细,照着做就行,下面说二刷(以armbian系统为例)。

2.1 安装DriverAssitant_v5.1.1

网心云OEC选型、安装、使用、入坑、心得的零散分享(续)

可以先执行驱动卸载,卸载已有驱动,然后执行驱动安装。

2.2 双击打开刷机工具

网心云OEC选型、安装、使用、入坑、心得的零散分享(续)

2.3 RKDevTool推荐2.84版本,取消勾选Loader To DDR,选择好系统包oec-jp.img

网心云OEC选型、安装、使用、入坑、心得的零散分享(续)

2.4 先按住 reset 键,然后用数据线连接电脑 usb口和 oect 的 typec口,此过程不需要接电源

(数据线必须是可以传输数据文件的,只支持充电的不能用,自己先测试好再刷系统)

网心云OEC选型、安装、使用、入坑、心得的零散分享(续)网心云OEC选型、安装、使用、入坑、心得的零散分享(续)

2.5 刷机软件状态栏出现 “发现一个LOADER设备” 提示后,就可以松开 reset 键,点击下方 执行 按钮,开始刷机。刷机完毕后,直接拔掉数据线,把设备连接到路由器,上电启动。

网心云OEC选型、安装、使用、入坑、心得的零散分享(续)

2.6 进入SSH后,执行

sudo cfdisk /dev/mmcblk0

进入如下界面,按方向 ↓ 键,选择到 mmcblk0p8 分区,然后按方向 ← 键,选择 Resize 按钮,回车两次

网心云OEC选型、安装、使用、入坑、心得的零散分享(续)

此时,界面显示如下

网心云OEC选型、安装、使用、入坑、心得的零散分享(续)

确认p8分区已经扩容后,按方向 → 键,移动到 Write 按钮,回车一次,会提示输入yes或no,手动输入 yes ,再回车一次,然后移动方向键到 Quit 按钮,回车退出。

2.7 退出后执行

sudo resize2fs /dev/mmcblk0p8

然后执行如下打印操作,即可看到emmc扩容结果

sudo run-parts /etc/update-motd.d

网心云OEC选型、安装、使用、入坑、心得的零散分享(续)

3. 设置sata硬盘开机自动挂载方法

3.1 执行下方命令,可以显示硬盘信息,记下UUID,为下一步做准备,这里以sda1为例

blkid /dev/sda1

3.2 修改 /etc/fstab

vi /etc/fstab

3.3 在 fstab 最后添加这行:

UUID=”第一步获取的硬盘UUID” /mnt/sda1/ ntfs nofail,x-systemd.device-timeout=5s 0 0

3.4 保存文件,即可。

4. 关于迅雷、qbittorrent、transmission、arai2的下载

上面的4款是我常用的下载软件,关于qb和tr的pt/bt下载、arai2的直链等就不说了,大家的玩法很多,现在要说的是这几款软件的简单对比,方便大家对软件的选择使用(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)

迅雷

是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软件,他的解析、反应和下载速度,绝对是国内最顶级的,但是,由于他的一些不友好机制,很多的网站是屏蔽迅雷下载的,而有小伙伴说偷偷上传的情况,这个就见仁见智了。在我看来,迅雷的后台上传和qb、tr差不多,都可以粗略的理解成需要文件做种,qb和tr也是下载完成后后台上传做种,只是迅雷的上传占用可能霸道一些,上传量大一些,但并不是一直上传的。有兴趣的小伙伴,可以用这几款软件一起下载,然后对他们的上传状态进行观察对比一下。所以,迅雷在我这里,是专门用来解决慢链、死链的。

qb

是我非常满意的软件,一些朋友说没有资源,下载没有速度,估计要么是没有 tracker update 更新,要么就是安装上存在问题,只要安装正确,除了一些死链下不动,基本都可以正常下载,在种子正常的情况下,下载速度一点也不比迅雷慢,而且资源占用比迅雷小。

tr

tr和qb差不多,但是我在使用过程中,感觉tr的解析、反应、种子数量、下载速度都不如qb,可能是我使用有问题吧。

aria2

aria2经常用在直链下载,单独下载使用或者对接115或者阿里云之类的网盘都是没有问题的,他的下载速度基本可以跑满网盘盘速,和qb可以说是不相上下。

因此,在我个人使用对比中,我认为 迅雷 ≥ qb ≥ aria2 > tr ,qb、tr、aria2我是直接装在手机transdroid中,迅雷连接在app中,有远程下载需要,直接手机调用就可以了。

5. 远程下载到sata盘和usb移动硬盘(机械)的速度

说到了下载软件,就要说说下载速度,我用迅雷或者qb下载电影到sata盘(ssd固态)中,速度可达30M+,至于是否能再快,我没有深测,不过应该是可以更快的,因为sata和smmc之间是可以轻松跑满千兆的。

接下来说说重点,我的oect远程下载到usb机械移动硬盘的下载速度最大11M,无论是用迅雷还是qb、aria2,相同的资源,下载到sata就可以到28M,其实也没想要下载多快,但是连usb2.0的速度都没跑到,那就有点差强人意了。

到目前为止,这个速度是正常还是存在可优化潜力,我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,也希望有经验或测试数据的小伙伴在评论区留言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