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心云OEC选型、安装、使用、入坑、心得的零散分享
1. OEC和OECT的选择
网心云OEC目前有两种配置型号,OEC(2+8)和OECT(4+8),就我个人使用感受,OEC基本可以满足常规使用要求,但是,仅仅是常规的使用要求。目前,我的OECT使用的是hinas精简系统,搭配dpanel面板,安装了不到15个常规容器,cpu使用率很低,但是内存使用已达到1.6G,内存量快达到OEC(2+8)版本的使用极限,继续拓展和深挖的潜力较小。而OECT(4+8)就不存在这个问题。
2. 系统选择
我接触并安装的系统有:casaos、黑群晖、vgpu、istore、openwrt、hinas、armbian,其他就不说了。下面简单说说这几个系统(仅代表个人观点)
casaos
外观漂亮,界面条理清晰,商店中200多款软件可以一键安装,非常方便。但是,运行时系统占用率高,容易卡顿,软件安装偶尔会出现拉取不到的情况。
黑群晖
之前适配的黑群晖系统,存在10几分钟重启的bug,不过最近已经修改好并做了适配,网上目前没有系统包流出,都是收费代刷。这个系统都是用早期群晖版本做的适配,如220版,不管虚拟也好,直刷也好,他的稳定性都有待考量,并需要不断的优化,出现问题后也需要一定能力去解决,但是现在网络上并没有相关的问题解决方案,所以不建议小白用户使用。
其次,因为架构的问题,container中只有一部分软件可以直接安装,一部分无法安装,少部分可以调试安装,这个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方面。
vgpu
这个系统我没有刷,但是周边有人刷过这个系统,相较来说,这个系统还是比较稳定的,vgpu可以硬解一部分4K电影,但是,他的硬解性能较弱,容易导致cpu占用高,需要进一步调试。这里强调一下,是vgpu这个系统版本的硬解能力较弱,而不是RK3566这个cpu的硬解能力弱。所以,就是想要一点点硬解性能的小伙伴,可以刷这个版本。
istore和openwrt
这两个系统,在我看来就是个路由+docker系统,本身是作为一种特殊用途产生的,把他作为一个轻nas系统来使用,也还是可以的,我觉得更多的还是用在旁路由上,这个见仁见智。
hinas
hinas系统是我用了很长时间的一个系统,最早接触是神雕大神适配在玩客云上的,而我恰好有一个玩客云,因此开始接触并了解这个系统。这个系统属于定制系统,有网友说存在一点bug,但是,其适配性和稳定性,是我认为可以和armbian比肩的。基本上刷完系统后,把玩客云或者机顶盒往角落一扔,根本就不用管他,不存在任何重启、假死等情况,而且,有专门的论坛,可以查看、分享安装教程和故障解决的心得,对于小白和不折腾的小伙伴来说,真的是非常友好。
armbian
现在流行的适配armbian系统包应该是armbian-jp,因为我没有继续找各种测试包,armbian-jp这个包应该是OEC(T)最佳适配的包,本身就是为arm量身定制的,反应快、资源占用小、兼容性高。之前我刷的也是这个系统,并折腾了一段时间,后来换成hinas了,有两个原因:
(1)系统都折腾完了之后,我无意重启了一下,直接找不到ip,且无法启动,之前没遇到过
(2)想要hinas的系统探针,可以明了的显示整个系统的资源使用,而不只是docker的资源使用
所以也就没有深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,直刷了hinas,精简掉hinas中所有的预装软件,安装dpanel面板并重装docker镜像。
3. 面板选择
我主要玩过的面板有3个:casaos、1panel、dpanel,casaos之前有介绍,这里就不说了。
1panel很流畅,偏重于服务器方面,商店中的软件也多为服务器方向的软件,并且有的软件无法正常安装。
dpanel是我最终选择的,他偏向于家庭和娱乐使用,应用商店中集成1panel和casaos的镜像源,可以自由选择安装哪个或者全部安装(casaos的镜像源有时安装不上),对于后期的软件安装非常友好,并且dpanel整个界面较为清爽干净,条理清晰,集成的功能基本满足我的使用需求。
4. 导航
我筛选后使用的导航有两款:hinas和flare,当然也有别的导航,不过我没有去测试,因为这两个导航就足够我使用了。我选择导航主要看重以下几点:界面清爽、条理清晰、操作编辑简单、响应速度快、稳定无故障。
flare是我的主导航,hinas作为备用导航。flare的界面、编辑便捷性、相应速度,是我接触过的导航中最满意的一款。
5. 关于扩容
我的OECT是4+64扩容版的,结合我使用的情况,可以对小伙伴关于扩容的一些疑问进行说明一下
5.1 2G内存和4G内存
不折腾、预装20个软件以内的,2G内存够用,否则建议上4G
5.2 8G emmc是否必须扩容
看个人需求,为什么这么说?OEC预留1个sata接口,这个sata接口接ssd后,可以跑满家庭宽带,速度非常快,设备在安装好系统后,完全可以把后面docker等软件全部安装到ssd中,对整个设备的性能不会产生任何的瓶颈和制约,主要是占用不了多少空间,剩余的ssd空间还可以存储数据,没有任何影响。
如果就是想要系统和数据分离,要么扩容,要么ssd全部做系统盘用,usb外接移动硬盘作为存储盘,这就看个人需求吧。
6. RK3566性能和硬解
好多人都在纠结rk3566这个cpu到底性能怎么样,硬解能力怎们样。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纠结,本身rk3566的cpu主打节能,并且在arm架构的cpu中不是最顶尖,但也是高性能的处理器,硬解8K30P、4K60P的vp8、vp9等都无压力(AV1不确定),所以他的性能完全满足绝大部分人的日常需求,可以参照拾光坞的配置和性能介绍进行了解,只是当前OEC的cpu锁、适配系统及驱动等问题,导致并不能完全发挥rk3566的全部性能而已。
7. cpu占用100%或者卡顿问题
putty进入后台,输入 top ,查看全部软件的系统使用情况,最常见的是emby等视频软件和ffmpeg的占用高,如
处理器无法正常硬解,采用cpu转码
emby大量刮削,或者刮削源被污染,themoveidb 无法刮削
ffmpeg版本过低,无法正常硬解及转码,等等其他
8. emby和jellyfin在OEC中的表现
关于emby和jellyfin在OEC中使用哪个,起初我也很纠结,主要是纠结在硬解上,后来把两款软件进行安装测试,也包含金牌破解,发现在硬解方面都不理想,最后抛弃硬解需求,对两款软件进行测试,emby的表现明显优于jellyfin,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:
8.1 响应速度
emby在视频点击后,响应速度特别快,这是我安装各个版本进行测试得出的结论,而jellyfin相应明显慢很多,屏幕先变黑,然后过了几秒才会慢慢显示画面并播放
8.2 视频格式支持
emby的视频格式支持数量要优于jellyfin,jellyfin很多格式不支持显示错误
8.3 视频播放加载
视频播放过程中,无论快拉和加载速度,emby明显优于jellyfin
所以我的设备中最终选定emby,开始安装的emby4.8.10.0的金牌版,后来发现不用硬解了,就不需要这么折腾。
不过如果想要emby的音乐刮削或者歌词显示功能,还是需要破解金牌的。
9. 影音视频、alist和网盘
早先组群晖nas是为了备份,后面跟风玩家庭影音,因此配了一套9100T+ssd固态+12G+4T*2的装备,并全洗白及软件全破解,后来发现8T硬盘存影音根本不够用,就上某鱼找16T的二手盘,那价格简直吓人,后期又是搞alist小雅、G-BOX、爱影SMC等,最后各种外界原因(网盘限速)都不理想。紧接着发现,设备装好了,实际上用的时间很少,一直在那开着浪费电,小时功率30W左右,这对于一个无产阶级能忍吗,后续正视自己的需求,改成玩客云+移动硬盘,重要资料定期备份一下,用的很稳定省心。但是玩客云性能还是太低了,32位的系统有点勉强,所以上了OECT。
回归正传,想要玩高清高码4K,在现在的情况下,不开网盘会员是不用想,开了网盘会员也得看看你的码率是不是太高,太高也玩不了,因为大部分网盘晚上高峰期限速,几十G的原盘晚上就不要想了。而我也不是影视4K的高玩群体,所以结合周边经验,在保证画质、效果、播放流畅等条件下,确定出了最适合我的一套观影方案:
夸克88vip+alist+网易爆米花
天翼云10+2T+网易爆米花
先说关键点:所有的电影大小选择10G以下的,因为6-10G的压缩4K,对我来说在画质上比原盘看不出太大差异,而4K电视剧一集也就是2-6G大小左右,根本不影响,关键是可以满足晚高峰流畅播放,这性价比无敌了。
有小伙伴说网易爆米花需要手机号注册,隐私性不好。这和我有什么关系,我哪还有隐私,手机号和个人信息都不知道让房地产、汽车行业流转多少遍了,还差爆米花这点?而且,一些其他的电影还是放在安全的地方的,也没有太多,之前整了一个盘的,后来身体受不了了,就只放了一点留着纪念了。
其实,网易爆米花和vihud都用过,但是,在刮削准确率和刮削速度上来说,网易爆米花比vihud确实优秀很多,当然,这只代表我的使用感受,最终还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。
10. 关于alist和网盘限速
据所得消息和不完全测试,
夸克
周末9点-凌晨2点限流,工作日20点-凌晨2点限流,用alist播放限速1-5MB左右,时间误差1-2小时
天翼云
晚上限速2-5M左右,具体时间不确定
其他网盘也各有不同限速要求,归根结底,服务器在高峰期的流量吞吐太大,会造成大量的费用支出,也是服务商考虑缩减成本的策略。
11. 常用软件安装
刷机hinas后,apt更新系统和软件,替换软件源:
11.1 hinas软件源
1 | echo "deb https://www.ecoo.top/update/repo/$(dpkg --print-architecture) histb main" > /etc/apt/sources.list.d/histb.list |
11.2 自动选择docker加速镜像
1 | docker run --rm --name=dkturbo -v /etc/docker:/etc/docker -v /opt:/opt -e MODE=registry -e REGISTRY=auto --network=bridge --pid=host --privileged [registry.cn-shenzhen.aliyuncs.com/cp0204/dkturbo:main](http://registry.cn-shenzhen.aliyuncs.com/cp0204/dkturbo:main) |
11.3 自动检测dockers源速度并替换dockers源
1 | wget https://gitee.com/xjxjin/hinas/raw/master/test_docker_download.sh |
最新脚本 ,里面docker源更新时间是2024-06-20日
1 | bash <(curl -sSL https://gitee.com/xjxjin/scripts/raw/main/check_docker_registry.sh) |
链接地址:https://bbs.histb.com/d/2569-zi-dong-jian-ce-dockeryuan-su-du-bing-ti-huan-dockeryuan
安装docker后,卸载全部预装软件(可以留下qbtrlinkease)
然后安装dpanel面板
1 | docker run -d --name dpanel --restart=always |
更改登录密码,添加应用商店和仓库镜像加速,从镜像管理界面—拉取镜像
在此界面,拉取所需镜像,如
alist = xhofe/alist:latest
clouddrive2 = clouddrive2-unstable:latest
emby = linuxserver/emby:4.8.11
dpanel = dpanel/dpanel:lite
syncthing = linuxserver/syncthing:1.29.6
lucky = gdy666/lucky:latest
火狐浏览器 = jlesage/firefox:latest
易有云 = linkease/linkease:latest
迅雷 = cnk3x/xunlei:v3.20.2
flare面板 = soulteary/flare:latest
镜像拉取完毕后,点击右侧操作下的+号,即可安装
镜像安装完毕后,可以在 容器管理 界面,对容器进行启停、内部参数修改等操作。
12. 关于sata口和UBS3.0口的传输速度
对于OEC的sata口和USB口传输速度的关注,最早起源于买它的时候,之前的玩客云是USB2.0的,外挂移动硬盘,就想着OEC是USB3.0的,肯定可以解除困扰我很久的速度限制。然而在测试的时候,发现无论刷哪个系统,外接机械移动硬盘,传输速度始终稳定在25-35MB/s之间,这就让人着急了,然后就是一番上网查找,但是网络上关于速度的反馈也很少,最后结合网络回到和自己测试,终于大体确定了他们的传输速度。
sata口+ssd
可以轻松跑满千兆宽带,没有任何瓶颈,万兆我不知道,因为我没有
USB3.0+移动硬盘
连接机械移动硬盘的传输速度:35MB/s以内
连接固态移动硬盘的传输速度:100MB/s以内,平均是70-80MB/s